第7文学

第7文学>北宋名臣奋斗史 >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(第3页)

老骥伏枥志在千里(第3页)

一个素有才名的诗人,和同门小师弟,你选谁?

没钱买通考官的人,哪怕文采斐然,排名也相对靠后,上了殿试也是个陪跑的命。

没见这些考官们每每开考前就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?

当下因储君之位,私底下的党争变得异常激烈,明年的春闱必定会成为某位皇子手中的筹码。

谁来监考谁来阅卷,都值得大做文章,四皇子最近在这件事儿上很是下功夫。

呵,你们不是私底下钱权交易吗?沈知白索性直接将桌子掀了。

在奏折里提出“誊录法”以及大力推行‘糊名考教法’以保证科举的公平。

是的,在上一次春闱淳化三年时,苏易简担任知贡举一职,初次在殿试中实行“糊名考校”法。

但那也只是在殿试里初试,能进殿试的拢共也没多少人,世家子弟被选中也是大概率事件——大不了麻烦一点,通过笔迹也是能辨别出来的。

可是糊名加誊录可就不同了,将答卷统一誊抄、糊名而后才交给阅卷官,这还怎么为儿孙谋前程?

若真推行此法,那世家大族的子弟们不就和寒门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吗?

要是小辈里没有出色的人才,那祖辈的荣耀不就得断送在自己手里吗?

尝到了权利的滋味,谁都不想被打回原形。

这封奏折上去之后,沈知白像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,千夫所指。

世家的官员们难得放下党争,统一战线,纷纷上书弹劾苏易简和沈知白。

然而,皇帝在太平兴国五年的那场科举中,尝到过寒门学子带来的好处,加上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缠身。

早有对世家动手,替儿子铺路的意思。

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,正好借此机会,断了这群人的念想,所以态度十分坚决。

两方僵持之下,弹劾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飞往大内,甚至连沈知白招收女官一事都再次被挖出来。

非说她结党营私,有不臣之心,虽然这筏子在大臣们看来十分可笑,但眼下也顾不上这许多。

各方倾轧之下,户部最终没能保住沈知白。

皇帝也有心将她外放几年,以护其周全,等风声过了在转任回京。

遂在和朝臣冷战半月之后,主动按下此事答应科举事宜循序渐进,糊名和誊录只在殿试中使用。

并将沈知白降至成都通判踢出京官之列,平息了朝臣们的愤怒。

大家的注意力全都在科举之事上时,寇准和女儿配合默契,将赵恒推到了皇帝眼前。

八月末,沈知白被贬出京都。

九月初,三皇子赵恒被封寿王,并加检校太傅行开封府尹。

“咔嚓。。。”

四皇子府内,得知消息的赵元份,生生捏碎了茶杯,碎瓷片扎进手心,血液顺着指尖滴落。

“。。。不要让她活着赴任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