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文学

第7文学>仕途风云 > 第918章 心理博弈(第1页)

第918章 心理博弈(第1页)

【918】

戴亮说道:“就按照荆书记说的那样,把这些古老的农耕工具标个说明牌,也省去你们现场做介绍。”

王岩说:“马上安排,明天估计就能做好。”

参观完兰台镇,荆涛带头上了车。

就在司机准备关门的时候,荆涛看了一眼伫立在原地显得很落魄的张录一眼,跟高峰说道:“这里要是没有张录的事儿了,让他上车,跟着一块参观。”

高峰一听,立刻让司机打开车门,他跳下车冲张录招手道:“张局长,荆书记让你上车!”

张录一时理解不了让他上车是什么意思,半信半疑地指指自己,又指指面前的大巴车,问道:“是让我上这个车吗?”

高峰有点不耐烦地说道:“不是你还是谁,快点!”

张录一听,不敢迟疑,就战战兢兢地上了这辆满载东立市两级“首脑”的大巴车。

之所以说这辆车满载首脑,还真不是忽悠,这辆车上,正科级以上的干部,除去市直几个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外,都是乡镇党委书记,当然,还有几个市常委领导。

按说张录也是正科级干部,只不过他就任的那个单位在这些单位中存在感不强而已。

任何一个地方,都有这样的部门存在,未必能起多大作用,但不能没有,因为下边的这些部门的设置,都是为了对应国家机构的基本框架和职权分配而设置的,虽然五花八门但责权明晰。

科技局这样的单位当然无法和那些炙手可热的职能部门相比,但这个岗位的一把手却是实实在在的正科级干部,权力不大,风险也不大,所以,一般到这个部门任职,只要你没有太大的野心,几乎可以躺平,稳稳当当干到退休。

张录年岁不小了,他可不希望自己得罪了领导不能在正科级的位置上善终,所以,这几天他积极表现,几乎天天带着人到所包单位蹲点,甚至亲自撸袖子干活。他必须“将功补过”,不能给那个“白面书生”罢免他的机会。

也就是这种“心理博弈”,让他在开始的时候,抢了兰台镇干部的风头,无非就是想在荆涛面前突出地表现自己,表现自己对这项工作的积极和重视的程度,哪知,在介绍水车的环节中,荆涛直接点名兰台镇领导,显然,荆涛对张录的过度表现自己不太满意。

就在韩明为领导们介绍水车的时候,张录有些羞臊的躲在了人群的后面,他感觉自己怎样做似乎都不对,直到荆涛一行结束了参观上了大巴车,他都没再往前奔一步,而是站在人群后面,默默地看着大巴车关上车门,他才舒了一口气。

就在他转身要走开的时候,就被高峰叫住了。

张录上了车,后面有人给他腾了个位子,他就坐在最后一排,跟着领导们沿途参观。

中途,检查团一行不止查看了沿途各个风格的景点布置情况,还检查了沿途村庄的村容村貌,还要农家院的经营情况以及民宿的卫生情况等等。

在一路的检查中,荆涛发现了一个几乎被大家完全忽视的一个问题,那就是停车场的设置。

也许,这种乡村观光游的游客不是那么集中在某一个景点的原因,似乎对停车场没有特别的要求,但荆涛敏锐地感到,停车场虽不是一个硬指标,但却必不可缺!

参观检查团快到中午的时候,才到了本次最后一站——新西乡和踏马镇。

新西乡和踏马镇依托万水河项目工程,建起了一条绿色的靓丽的农业观光带,也就是荆涛私下习惯称呼的“一河一带”系列项目,这两个乡还是东立农改的试点乡镇。

这两个乡镇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力度,都是这个项目的重中之重,也是全市倾力打造的拳头产品。

左凤魁为大家介绍了新西乡一个令所有人耳目一新的项目就是“乐享丰收体味田园”。这个项目里有若干个子项目,其中一项就是大家参与程度较高的“拾秋”。

拾秋,也叫捡秋,原本是指在秋收过后,人们在田间搜集遗落的农作物的果实,或者在户外,捡拾落叶、果实等自然元素,以此来亲近自然、感受季节变化,并享受秋天的美好。

最近几年,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互联网的助力,这种很小众的户外活动,逐渐演变成一种新兴并大受追捧的活动。许多人还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拾秋的照片和经历,同时也不忘分享秋日的浪漫和生活的美好。这种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,还能带来精神上的疗愈。在次过程中,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,享受大自然的馈赠。

荆涛对这个活动内容很感兴趣,他丝毫不掩饰对这个项目的欣赏,一连说了好几句:“这个主意不错,这个主意不错,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挖空心思搞花样,为的就是吸引游客,留住游客。”

参观完万水河沿岸的两个乡镇后,全体干部便汇集到大坝上,在这里召开了此次工作的现场会。

本次现场会省委副书记姜锦麟主持,荆涛做了重要讲话,他讲了很多,都是在参观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,具体到停车场和公共厕所的设置,还有消防、公安执勤……等等。

当然,他也没有忘记对做得好的单位和项目进行表扬和肯定。那些没被点名表扬的单位他也没忽视对他们的鼓励。

他的声音时高时低,表情时而严肃时而轻松,看得出来,他对这次的活动寄予了多么大的希望并倾注了多么大的精力。

轮到戴亮讲话时,他的发言就显得有些重复荆涛所讲的内容,因为荆涛讲得比较具体、细致,留给戴亮发挥的空间不大,倒不是荆涛有意为之,实则是荆涛不能放任发现的问题而不指出来。

其实,戴亮不是没的讲,而是对这项工作远不像荆涛那么深入,毕竟发起人是荆涛,要想将自己的想法移植到另外一个人甚至是一群人的大脑里,是一个极其复杂而麻烦的过程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